北京建设医疗机器人产业高地

2022/01/02 浏览次数:

北京建设医疗机器人产业高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邹洁


“与国外同类机器人相比,我们公司的机器人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体蛇形手术执行臂,相当于在末端增加了手腕结构,这使得手术操作的灵活性更强。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动物试验。”贾先生一边指着展台上正在展示的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北京术锐)的一台腔镜手术机器人样机,一边告诉记者。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组织下,还有6家来自北京的医疗机器人企业与北京术锐一起参加了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展览。


行业新星正在崛起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负责人王彬彬一边带着记者在企业展台上参观一边介绍,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上惟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以及颈、胸、腰、骶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填补了上颈椎机器人手术的国际空白。如今,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余家医院实现常规临床应用;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家正式获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也是该领域全球第二款在原产地获批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华科精准 (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可进行颅脑血管3D重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也是全国首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创新审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术中实时3D导航、辅助骨折复位操作、自动手术规划等先进技术;北京益康生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面世的首款智能养老护理机器人智行S1属世界首创,可以辅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在无需或只需少量人员参与的情况下自理日常生活,开创了行动不便人群居家照护的新方向;北京小乔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药师小乔是一款执业药师助手机器人,已经运行700多天,累计服务顾客超过1500万人次,覆盖全国23个省83个地级市200多个品牌医药零售企业的众多门店。天智航、柏惠维康、华科精准还是全国仅有的获得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的三家机器人企业。


“他们正在或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新星,也反映出北京在全国医疗机器人产业中所处的领先地位。”王彬彬说。


将建成产业关键枢纽


医疗机器人是全球机器人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兴发展方向,也是各国竞相投入和角逐的重要科技制高点。近年来,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要文件均对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与指导。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机器人和医疗跨界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明星产业之一。